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· 高教视点 · 正文

教师教育资源配置难题的新解法

发布时间:2022-09-05

阅读:

长期以来,受未来教师培养效益显现的滞后性和传统评价机制及其导向的影响,师范院校的办学资源出现了难以向教师教育聚集的问题。特别是在高水平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,教师教育资源保障和优先配置难,已成为制约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。

当前,师范院校有必要善用教育评价改革指挥棒,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,破解教师教育资源配置难题。

厘清办学定位,突出师范特色

新中国成立以来,虽然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几经变革,但师范院校作为教师培养主要载体的定位始终没有改变。当前,师范院校要以培养“四有”好老师为目标,担当新时代教师培养的主体责任,立足教师教育体系,创新教师教育模式,保障教师教育在办学治校中特殊地位和特色定位的实现。

在办学理念上,要高举教师教育旗帜。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,聚焦“四有”好老师培养目标,适应人工智能革命新要求,贯彻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理念,以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推动教育理念的重构,面向未来,培养创新型教师。

在实践操作中,要发挥教师教育优势。落实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理念,巩固、发展已有改革成果,探索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规律,推进教师教育创新、协调、开放、共享发展,着力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充满活力的新时代教师。

夯实学科基础,推进交叉融合

“师范性”和“专业性”之争,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史上长期存在的难题。教师教育学科基础具有双重性,在师范生培养问题上,“重学科知识、轻教师专业技能”和“重教师专业技能、轻学科知识”两种错误倾向都会给未来教师培养造成负面影响。培养高水平教师,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理顺机制,优先保障教师教育师资、平台等资源供给,推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“师范性”和“专业性”融合发展、协同共进,为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提供坚强保障。

高水平师范大学要坚持“专业建在学科上”的办学导向,聚焦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提升,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师教育资源,凝聚校内综合性学科优势,建立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,集中构建校内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、各相关专业学院与教师教育学院共同培养的新型教师教育培养体系,强化学校教师教育特色优势。

具体来说,一是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,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发展,将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的新导向、新要求、新技术融入教师教育,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理念、思路、方法的优化和提升,推动教师教育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深度融合、双向强化。

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更新师范生培养目标,修订师范生培养方案,改革师范生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,通过完善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,确保新发展理念在师范生培养“教、学、管、评、测”各环节的贯彻落实。

加强实践教学,提升职业能力

高水平师范大学拥有丰富的师范生培养经验。当前,继续发挥师资优势、校友优势、平台优势,提升学生实践能力,是当务之急。

注重师德践行。学校可以采取项目制形式,积极开展师德养成系列活动,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师德模范,参加义务支教、公益活动和社会调查等方式,将师德践行能力培养、教师素养养成教育贯穿于培养全过程。

加强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建设。学校可以构建资源共享、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,推动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变革,优化学科专业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,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,增加实践教学比重,通过案例或现场教学,突出强化实训、实习、实践等教育教学环节,加强师德修养践行能力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训练,构建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,提升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完善教育实践体系。学校可以成立“教师教育实训中心”,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平台建设,组织实施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,组织师范生与研究生参加各级教学技能比赛。对标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考核要求,健全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,将教师职业能力考试标准和大纲融入日常教学、学业考试和相关培训,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、教育教学实习指导和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结果运用,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,从源头、过程、结果三方面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。

改革评价体系,突出优先保障

当前,高水平师范大学要突出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导向,通过评价改革引导办学资源向教师教育倾斜,凝聚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,整合学校优质教师教育资源,构建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、各相关专业共同培养的新型教师教育培养机制,在师资队伍建设、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,优先保障教师教育人才培养需要。

一方面,深化学生评价改革。通过实施“大类招生、大类培养”,引导优秀生源选择师范专业,提升师范专业的生源质量;完善教师教育培养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共同负责、共同培养的工作机制,通过协同培养、双向强化,优化培养过程,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。

另一方面,深化教师评价改革。多种渠道拓宽教师教育师资建设途径,整合校内外优质师资资源,通过人才引进、校内转岗、中小学名师兼职等途径,建强师资队伍。实施教学团队负责人制度,组建教师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团队,强化优秀教师传帮带。设立教师教育“名师工作室”,鼓励从事基础教育一线教学的优秀教师加盟学校教师教育团队,建设教师教育职业共同体。

(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研究员)

相关新闻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2021-2022 437ccm必赢国际-www.bwi437.com-官方网址 鲁ICP备15026974号-1 POWERED BY Rosio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