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· 学术聚焦 · 正文

【学术预告】黄河-湄公河流域地方合作讲堂系列之四——两河文明互鉴

发布时间:2022-12-06

阅读:

【学术预告】

报告时间:2022年12月16日8:30-12:00(星期五)

报告地点:线下 康博大酒店会议室/东盟研究中心会议室(博文楼140)(视疫情调整)

线上 腾讯会议183810010

报告主题:黄河-湄公河两河文明互鉴

报告人1:罗林

报告题目:文明互鉴视域下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

罗林,北京语言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阿拉伯语分委会主任委员,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,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—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副理事长。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外国语言文学以及学科博士点带头人、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、外国语学部党委书记兼中东学院院长、北京市高精尖学科—国别区域学学科带头人。国家社科重大项目——阿拉伯史学经典《历史大全》的汉译与研究首席专家、《阿拉伯发展报告》黄皮书(2013-2022)主编、《国别和区域研究》(CSSCI)主编,获北京市优秀教师、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、建党百年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。

报告人2:孙发平

报告题目:加强澜湄区域生态旅游合作的几点思考

孙发平,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、研究员、教授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获青海省政府“青海学者”荣誉称号,获青海省“杰出人才”荣誉称号。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、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丝路研究中心主任、首席专家,被聘任为青海省政府参事室特邀研究员、青海省委讲师团特邀教授、青海省委党校特邀教授。

报告人3:郭延军

报告题目: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澜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

郭延军,博士,研究员,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、国家安全学院院长。东亚思想库网络(10+3)、中国—东盟思想库网络(10+1)和中日韩思想库网络中方协调单位负责人。兼任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、中国—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、中国周边外交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特聘研究员;担任中华日本学会、中国亚太学会、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亚太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常务理事;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(中国中心)学术委员;人民日报海外网智库专家;外交部、水利部、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项目评审专家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、东亚地区合作、中国-东盟关系、水外交、澜湄水资源管理等。

报告人4:卢光盛

报告题目:湄公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及思考

卢光盛,二级教授,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,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主任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,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,云南省云岭学者。主要从事东南亚国家关系、湄公河区域合作及云南对外开放研究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、重点项目等多个研究课题,发表出版多部(篇)著作及论文。

报告人5:苏彤

报告题目:文明有源·智慧无界——实施“澜湄流域数字人文智慧地图”工程

苏彤,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约翰·霍金斯创意生态实验室中方合伙人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、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1999北京申奥“新北京,新奥运”整体形象战略专家团成员。2004年5月在第七届北京科博会上发起“创意中国行动大展”,发起创意中国产业联盟,率先公开亮出“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”的口号,推动“品牌中国、体验中国、典藏中国”行动,被2006《中国创意产业报告》誉为“中国创意产业先行者”。

报告人6:翟崑

报告题目:以黄河-湄公河两河生态文明互鉴为抓手,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

翟崑,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东盟地区论坛(ARF)中方专家名人、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,中国外交学会理事,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方专家组成员,中国-东盟博览会高级顾问,黄河—湄公河流域地方合作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。

主办单位: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

承办单位:必赢437官方网站

德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

协办单位:德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

支持单位: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

青海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

相关新闻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2021-2022 437ccm必赢国际-www.bwi437.com-官方网址 鲁ICP备15026974号-1 POWERED BY Rosion.net